搜索明星  |  明星列表  |  分类明星  |  最新主题  |  精华主题  |  热门主题  |  视频主题  |  排行榜  |  我与明星  

凯凌明星网>大陆地区>导演>黄百鸣>明星档案

|||||排名第1067位  我要报料!

轶事: (提供资料)


黄百鸣回应陈可辛“炒作行为”炮轰:

《神奇侠侣》监制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炮轰《最强喜事》监制黄百鸣以高片酬聘请张柏芝加盟是“炒作行为”,并表示《最强喜事》“电影本身没有卖点”。昨天,黄百鸣表示,《最强喜事》有诸多明星加盟,不需要炒作张柏芝
黄百鸣呼吁同档期的竞争对手良性竞争,“互相批评咒骂不应该。拍好电影给观众才是王道”。黄百鸣还说:“1992年《家有喜事》创造了经典品牌,当时就打破了香港影片票房纪录,《97家有喜事》再次成为全港票房总冠军,2009年的《家有喜事》是当年香港华语片票房冠军。喜事系列是黄金品牌,票房就是证据。”

成功经验:

黄百鸣的上市影视公司10年运营启示录

无论是作为编剧,演员,导演,还是制片人和投资人,黄百鸣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在电影圈的奋斗历程,已成为香港喜剧电影一个时代的缩影。
继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中影,光线,保利博纳等影视公司纷纷提出上市计划。在内地影视公司上市大潮即将掀起之时,有着近10年上市影视公司运营经验的黄百鸣给这些“准上市”公司开出了运营良方。

经典贺岁喜剧的品牌化运营

提起黄百鸣,人们首先想到的即是出现在《家有喜事》,《大富之家》等香港喜剧电影中的一个个搞笑角色。其实,喜剧演员不过是他的兴趣和兼职而已。在影坛叱咤风云30余年的黄百鸣可谓香港影坛的一面旗帜,《最佳拍档》,《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家有喜事》,《叶问》等影片都是由其出品。
昨日中午记者见到黄百鸣时,他刚刚从香港飞来北京,从1月初起,他在香港,长沙,西安,北京等城市间飞来飞去,为即将于2月10日上映的新片《花田喜事2010》进行宣传。在这部影片中,他身兼导演,主演,监制等多个角色。17年前,由张国荣,关之琳,毛舜筠等明星参演的93版《花田喜事》曾打败同档期成龙的《重案组》,李连杰的《东方不败2》,刘镇伟的《东成西就》,王晶的《城市猎人》和周星驰的《逃学威龙》等众多大片荣登票房冠军,成为香港贺岁电影的卖座经典之作。《花田喜事2010》则秉承了93版天马行空穿越古今的传统,沿用了古装片中加入现代时尚元素的风格,影片中除了有金融海啸等现代国际问题,更是加入了“网络交友”等热门话题,独创的RAP吵架大法,搞怪版“咏春拳”等情节也将悉数上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尤其每到岁末,汇集了众多明星的各式贺岁喜剧便会如期而至,但是繁荣过后,香港喜剧在21世纪却开始经历低迷时期。近几年的贺岁档,古装片,历史片,功夫片,爱情片激烈角逐之时,惟独缺少了曾为招牌的港式贺岁喜剧。直至2009年,这样的局面才得以扭转,同样由黄百鸣和光线影业联合出品的《家有喜事2009》延续了92版和93版的辉煌,以2500万的票房成绩位列2009年香港华语片第一名,其在内地的近5000万元票房的成绩也令香港喜剧扬眉吐气。

重操旧业:

说到自己为何“重操旧业”,频频翻新经典同名喜剧,黄百鸣的表情有些沉重。他表示,在香港过年看众多明星主演的贺岁片是一件很喜庆的事,最开始是无线的明星们年底举行晚会大拜年,之后他顺势推出了明星电影大拜年比如《八星报喜》,明星效应加喜剧题材的港式贺岁片由此风靡,直到近几年古装片及功夫片开始流行,并逐渐取代了港式贺岁片。“前几年过年时我发现,电视台播出的贺岁片竟然还是我和吴君如好多年前合作的几部喜剧片,更让我意外的是,听说收视率还是很高。”黄百鸣仔细回想才发现,将近10年的时间里的确没有一部新的像样的喜剧片,所以他决定来填补这个空白。2009年《家有喜事2009》的票房成功,也令他坚定了这个决定。
黄百鸣对《花田喜事2010》的上映信心十足。包括宣发费用,这部电影的成本在5000万元左右,他预期的总体票房在8000万元以上,希望突破亿元线。“我觉得今年香港贺岁档中,我们还是冠军,票房超过3000万元,内地票房希望可以翻番。”
“如果大家喜欢,我会把喜事系列品牌贺岁片继续做下去。”黄百鸣表示,与一部新片相比,经典片已经建立起品牌,在宣传和推广上容易得多。他以几乎同期进入市场的《家有喜事2009》和《叶问》举例,因为有了前两部《家有喜事》,影院排档时很痛快,但对《叶问》则心存怀疑。虽然《叶问》最终获得过亿票房,但通常分量最重的首周票房并不理想。

上市影视公司应拓宽产业链

追溯黄百鸣的从影经历可谓异常丰富。早在学生时代,黄百鸣便对表演艺术情有独钟,有志于进入演艺界。但是作为8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为帮助父母减轻一些家庭负担,黄百鸣高中毕业便踏入社会工作,他当过播音员,也客串过演员,后来到银行上班并成为了银行的部门经理。虽然银行的工作让他生活得很不错,但他并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
20世纪70年代,电视走入香港的千家万户,黄百鸣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去了银行工作,转而进入了电视台从一名编剧做起。1979年,黄百鸣开始了他的创业道路,他和石天,麦嘉等人创办了奋斗电影公司,翌年因为资金的关系而改组为新艺城电影公司。1980年,新艺城推出的诙谐功夫片《咸鱼翻生》在市场上获得好评,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注入,商人雷觉坤先后为新艺城投资1亿港元用来开拍新片。一时间,新艺城成为“邵氏”和“嘉禾”强劲的竞争对手,香港影坛进入了一段时期的三国时代。此时,黄百鸣已经成为了新艺城的决策者,为了让电影公司更加壮大,他又吸收了徐克及其夫人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等四人加入决策层,配合原来的麦嘉与石天,新艺城著名的七人决策组就此宣告诞生。新艺城电影公司在香港书写了十年的辉煌,留下了像《英雄本色》系列,《阿郎的故事》等经典影片,也走出了周润发,张国荣,吴倩莲等明星和徐克,吴宇森,陈木胜,林岭东,杜琪峰等一大批后来独当一面的电影人物。
提起当年的新艺城,黄百鸣仍难掩兴奋。“除了刷新了一个个票房纪录外,我们还创造了很多香港电影制作中的第一次。”黄百鸣一一列举道,新艺城是第一家拍摄时装片引进外国美术指导的公司,是第一个引进电影特技化装人员的公司,还是最早聘请外国指导飞车特技的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花费100万聘用一名国外电影特技化装人员,这些钱在当时完全可以拍摄一部电影了,也正是这些第一次引入,培养了大批香港本土的电影技术人才。”
然而,新艺城的辉煌仅持续了短短十年,因合伙人麦嘉的退股,1991年新艺城解体。第二年,黄百鸣一人创立了东方电影公司,相继出品《家有喜事》,《白发魔女传》,《夜半歌声》,《半生缘》,《干柴烈火》等影片。东方电影不断斥资巨款拍摄了《七剑》,《龙虎门》,《导火线》等多部高素质动作电影,2008年出品的《叶问》更是取得过亿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至今,东方电影已制作了超过85部电影于全世界发行,中国东方实业有限公司也于2001年9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东方娱乐控股公司已步入集团化,规范化发展阶段,旗下拥有东方电影出品有限公司,东方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东方电影冲印(国际)有限公司,智理广告及宣传有限公司,东方横店影视后期制作有限公司,浙江东方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新青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形成了从电影拍摄,冲印到宣传,发行,策划,推广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模式。虽然东方电影以平均一年三四部的数量来维持电影制作业务,但东方电影冲印公司则是香港业务最繁忙的,每年香港电影有近八成在该厂冲印。自2007年,东方娱乐控股公司除发展电影及宣传项目外,亦开始拥有其投资,证券基金及财务管理和资金借贷投资服务,为集团带来更多元化的服务。
继华谊兄弟创业板上市后,中影,光线,保利博纳纷纷发布了其上市计划。对于即将掀起的影视公司上市潮,黄百鸣表示目前是影视公司上市的最好时机,因为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刚刚开始。拥有近10年上市经验的黄百鸣也给这些影视公司提出了建议,除了要拍摄出观众喜爱的电影外,企业还应引入新的技术,不断拓宽产业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两地电影要走合拍片道路

2004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大大放宽了与香港合资合拍电影的限制,这让黄百鸣看到了香港电影新生的机会,于是他大踏步地将自己的电影事业转移到内地这块广阔的市场。
“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有东方好莱坞之称,一年出品电影200多部,但后来甚至滑落到一年只拍四五十部电影,许多优秀的人才流失,新的接班人也没有出现,香港电影业遭遇了低谷。正在此时,合拍片的出现给香港电影带来了新的希望。”黄百鸣的首部合拍片是《七剑》,当时他作为出品人进行投资,内地8000万元的电影票房是香港票房的10倍,从中他也看到了合拍片中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全力进行合拍片的拍摄,与武打演员甄子丹签署了3部影片的合约。之后的《龙虎门》与上影,保利博纳联合出品,《导火线》与中影,光线影业,保利博纳联合出品,《叶问》与时代今典联合出品,《家有喜事2009》,《花田喜事2010》与光线影业联合出品,黄百鸣已逐渐摸索出一条成功的合拍片发展道路。
合拍片要考虑内地观众的电影口味和需要,黄百鸣说:“合拍片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如市场,发行等问题,最重要的是检查的尺度,这与香港完全不同。” 同时,内地电影的尺度也在逐渐开放,他以《龙虎门》为例,审查官员开始当做时装片审没有通过,经过解释是漫画后他们都能接受。电影《叶问》的剧本当初不仅通过审查,还获内地相关电影部门的推荐。
“香港现在是小市场了,700万人口,戏院越来越小,租金却更贵,内地则刚好相反,现在每天增加1.5张银幕,每年增加几百张银幕,内地的票房一定是一年高过一年的。”黄百鸣表示,香港有优秀的人才,内地有资源,合拍片是一种强强合作,当内地开放更大的市场,那时将有更大的机遇。
黄百鸣辞去东方电影董事局主席一职,创立天马电影制作有限公司重新“下海”。对此他笑言,不做主席,是因为看到香港电影找到一个好市场,给了他很大的鼓舞,让他有勇气返回战场去打仗。“因为合拍片和内地的市场,我觉得从现在开始香港电影可能会走向另一个黄金的高峰。”黄百鸣也明确表示,将继续走合拍片的道路,也只有合拍片可以与美国大片抗衡。

个人访谈:

说起黄百鸣,看过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开心鬼》。其实,这位在香港电影界响当当的人物,昔年做演员,却不过是初当老板请不起大牌的权宜之计。他曾写出不少卖座故事,却不满足于仅仅做一名厉害的“桥王”,30出头就和麦嘉,石天组建新艺城电影公司。80年代的香港电影,英雄与时势并行,日后经典如《最佳拍档》,《英雄本色》,《倩女幽魂》,日后大牌如徐克,吴宇森,周润发等,正是从此间走出。90年代他成立东方电影公司,单是《家有喜事》贺岁系列就年年被反复播放。
黄百鸣昔年做演员,却不过是初当老板请不起大牌的权宜之计。他经历了黄金时代不可复制的青春传奇,又历经黑社会盗版金融风暴,如今年已62,但依旧乌发如墨,粉面含春。
黄金时代的青春传奇
“演小马哥最初找的不是周润发,别人都排不到期,最后找到他”
80年代初,刚成立的新艺城电影公司只有五个人,麦嘉,石天,黄百鸣三个老板外加两名伙计,黄百鸣自己还兼任会计,打杂,编剧。但正是这家小公司后来却与嘉禾,邵氏双雄争一杯羹,与徐克,施南生,泰迪罗宾,曾志伟组成风云际会的“七人小组”班底可谓史无前例,出品的喜剧系列《最佳拍档》,《开心鬼》至今仍是经典常谈,三部悲剧《搭错车》,《何必有我》和《阿郎的故事》更使三个男主角当上影帝。谈起这个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青春传奇,黄百鸣得意之情满溢。

南都娱乐:你成立新艺城的时候才三十出头吧?

黄百鸣:是,但那时我不是打算做演员的,就是纯粹打算写剧本的,一直写剧本然后组成了新艺城电影公司。当时我们缺乏演员,新公司也没有那么多钱请得起大牌,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演,初时编导演里,演是石天,后来麦嘉也演了,《最佳拍档》,反而我是最后一个演出的,真正担纲演出是《开心鬼》。

南都娱乐:传说在新艺城时代,有一个很厉害的“七人小组”?

黄百鸣:那时候我们是有一个“七人小组”,大家一起去谈剧本,谈公司的政策,石天,麦嘉,黄百鸣,徐克施南生夫妇,曾志伟,泰迪罗宾。当时我们通宵达旦地讨论剧本,那时我们很习惯从夜里12点开始聊剧本聊到天亮,因为那个时段没有人会骚扰我们,所以每个人都是“夜鬼”。

南都娱乐:你们当时似乎很重视剧本?

黄百鸣:当时是很重视剧本,导演是不可以改剧本的。我觉得是太过??观众也好,各方面也好,像香港的观众就很注重大牌明星,其实很多大牌明星,剧本是为他们度身定造的,甚至很多大牌明星在现场提出改剧本,而有一些导演也是没有剧本的,临场飞纸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拍什么,一味以画面等各方面的质素取胜,很忽略了最基本的一个东西,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一部好的戏,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剧本,这个是很基本的东西。新艺城当年的成功就是从剧本开始做功夫,我们宁愿通宵达旦,花很多时间去谈好剧本,经过七个人的脑去想,想出来的东西,一旦离开那个“奋斗房”,我们那间叫“奋斗房”,就任何人都不可以改动,导演只是按本子办事。
南都娱乐:新艺城时代挖掘了很多后来很有名的导演?像徐克,杜琪峰……

黄百鸣:还有很多很多,包括高志森,于仁泰,于仁泰在好莱坞也很有名,甚至陈木胜,叶伟信??你很多能数出的导演,当年都是新艺城的。当时很多人称新艺城是电影的“少林寺”,训练了很多高手出来,当时新艺城是以剧本为主,我们叫集体监制,其实是走好莱坞的制度,导演只是执行者。

南都娱乐:当年和徐克是怎么开始合作的?

黄百鸣:徐克当时是吴宇森推荐给我们的,当时推荐徐克给我们,我们也是有点害怕的,因为徐克没有进新艺城之前也拍过几套戏叫好不叫座,同时我们也知道他是一个很花钱的导演。后来他进来以后,第一部戏我们与他合作,《鬼马智多星》,当时剧本也是由我写的,令徐克第一次拿金马奖最佳。之后徐克就一帆风顺。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徐克和我们就很合拍,大家都是差不多年纪,大家当时对电影都是有一种热诚,这种合作令徐克一路走向高峰。反而推荐他进来的吴宇森,那个时候就郁郁不得志,直至1986年,徐克监制《英雄本色》时把吴宇森叫回来做导演,吴宇森就这样一炮而红。

南都娱乐:在《英雄本色》之前的周润发是票房毒药,他是怎么“咸鱼翻生”的?

黄百鸣:绝对是,当年周润发在电视很受欢迎,但是很奇怪,他拍的电影都不卖座,他第一套过千万的电影就是新艺城的《灵气逼人》,于仁泰导演,我和他一起合演。但当年他还是没有信心,拍完《灵气逼人》之后他又回到电视台,直至两年之后,新艺城再拍《英雄本色》,又找他演小马哥,其实演小马哥最初也不是找他,找过很多人,都排不到期,最后找到他,而且当时小马哥也不是主角,主角落在狄龙和张国荣身上,后来施南生说,当时签周润发做小马哥,连一部片酬都给不足,因为他不是主角,只是友情客串,但是周润发很聪明,他看到这部戏越拍越好,他就跟导演说,你不要算片酬了,我任拍,所以就一路加他的戏码,到最后成了最受欢迎的角色。

历经黑社会盗版金融风暴
“黑社会抢演员,抢档期,抢底片的情况出现,搞得电影圈一团糟”
踏入90年代,新艺城因麦嘉,石天急流勇退而解散,在前一个十年和伙伴“共富贵”的黄百鸣,这时自组东方电影公司,在衰退期反其道以贺岁片重新崛起。进入新世纪,他决心要把电影企业化,公司上市那天却碰上全球股市大泻的“9·11”。十多年来目睹黑社会和盗版猖獗,在“97金融风暴”后笑对“08金融海啸”,并与妻子奇迹般击退癌症,大概正是喜剧精神造就了他的喜剧际遇。
南都娱乐:90年代新艺城解散,和其他人也少有联系了?

黄百鸣:绝对是少联络了,自己出来单打独斗,因为麦嘉,石天他们已经不再做电影,就不再一起工作。1990年底也有邀请徐克来拍戏,但是他也是来帮我拍戏,他不是我公司的成员,没有理由和我分担那种不开心的东西。
南都娱乐:而且9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似乎进入衰退期?

黄百鸣: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期,我们很幸运地走过了那个黄金期,就在80年代末期的时候,我的两个拍档麦嘉,石天比我看得早一点,觉得电影已经步入衰退,他们觉得最光辉的时候退出,而我自己还是坚持拍电影,所以90年代的时候我组织了东方。香港电影经历了两次游行,这两次游行也反映了香港电影的衰退的主要原因,第一次游行发生在1992年,叫做“反暴力游行”,因为电影的生意太好,引起黑社会的觊觎,于是乎黑社会进入电影圈要分一杯羹,他们进来,用他们的方法去拍电影,于是出现了抢演员,抢档期,抢底片的情况,搞得电影圈一团糟。第二次游行发生在1999年,这次游行比第一次游行更厉害,因为它的杀伤力更大,比黑社会更大,就是盗版,影响很大,令电影走下坡,所以整个电影圈的人出来游行,反盗版,那就是说香港电影的衰落,早期受到黑社会的影响,后期受到盗版的影响,所以这是香港电影在九十年代面对的困难。这两个原因是很大的打击,当然第三个原因是经济,1997年金融风暴,令所有东南亚的市场受到影响,香港电影一向是以出口到东南亚为主的,因为那边的人也主要看香港电影。

南都娱乐:这几年你投资拍了好几部动作片,除了市场考虑,是不是也想重塑一个功夫片的高峰?之前本报采访洪金宝时他就这么说过。

黄百鸣:我觉得不单只是动作片的高峰,也希望是电影的高峰,这个电影不只是香港电影,而应该是合拍片,以前香港电影所依赖的是东南亚市场,这几年东南亚市场的萎缩,可以用内地市场代替,这个市场是比东南亚市场大很多倍的,所以我觉得对未来的前景是有好处的。未来的合拍片只会越拍越大,越拍越好,因为你收入就越多投入越多的资金,越多资金,就自然会越好。

南都娱乐:东方电影刚上市就遇上“9·11”,怎么面对?

黄百鸣:我经历了80年代的黄金期和90年代的衰退期,黄金期当然是很开心,其实黄金期是我们几个拍档一起去面对,去分享富贵。但到了衰退期是我一个人独自去面对所有困难,当时电影困难之外,加上我家里也有困难,就是1997年我老婆患了癌症,我和她一起去抵抗癌症成功,反而给了我一个启示,就是任何的困难都要克服,电影虽然苦,但是也可以去克服,所以我就来一个转型,就是希望将电影企业化,推动上市,所以我就减少幕前演出,尽量在幕后,真正将电影当作一盘生意去做,结果就很成功地在2001年9月12日上市,以为是一个好事,怎么知道上市当日遇上“9·11”,是一个全球股票大泻的日子,我是唯一一只股票上市,于是又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上市日,我觉得反而是一个刺激,令你更加努力。

记者手记

西装鲜亮,乌发如墨,62岁的黄百鸣远看不过40出头,简直能以“粉面含春”形容。由始至终的和颜悦色,听一个问题就明察你的来意,20分钟滔滔不绝吐出4000字,条理清晰不紧不慢出口成章。你只能说,这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天生“桥王”,倘若只当演员,编剧真是浪费了他。

政治立场:

2012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中,黄百鸣为选举团成员,他在投票前突然转向,由公开支持唐英年改为公开支持梁振英。

相关连接  我与明星  相关明星  明星日历  提供资料 黄百鸣,Bak-Ming Wong,Huang Bai Ming


szkl.net ©2006-2020用户协议  粤ICP备130284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