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明星  |  明星列表  |  分类明星  |  最新主题  |  精华主题  |  热门主题  |  视频主题  |  排行榜  |  我与明星  

凯凌明星网>大陆地区>导演>谢晋>人物档案

|||||排名第1415位  我要报料!

轶事: (提供资料)


电影人生:

如果把二十世纪分成前后两半,要举出后半个五十年中影响最大的一些中国文化人,那么,即使把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谢晋。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纪,电影是无可置疑的文化强者。文化的层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实现方式,则是社会大众的群体性投入。一部优秀的电影上演,常常成为一种全民的节日,谢晋和其他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就是这种节日的执掌者。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谁都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谁都可以评说他们的得失,因此,这片茫茫大地,给了他们最真实的文化地位。历来向社会公开的文化,最少虚假性。 谢晋
与其他电影艺术家相比,谢晋的特殊性在于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说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谢晋从青年时代一出场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后一直有声有色地保持着指挥若定的主角地位,从让人眼睛一亮的《女篮五号》到让人热泪盈眶的《鸦片战争》,始终让万人瞩目,这种情况不多见。即使在国际文化界,这种以五十年的时间一直拳打脚踢地站立在一个行业的第一线的例子也是罕见的。
在《少年游》,《黄花岗》,《鸡鸣早看天》等剧中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时他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志向。
中国导演谢晋1947年至1948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从影后第一部担任副导演的影片是吴初之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讽刺喜剧《哑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篮五号》与《红色娘子军》。由谢晋导演的许多影片曾频频在国际,国内获奖,他生前曾中国获奖最多的电影导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国,美国,印度分别为他举行“谢晋电影回顾展”。他的作品得到国内外几亿观众的承认和喜爱,海外影评家们赞誉谢晋为“当今国际影坛上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的影片充满着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他说:“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
谢晋曾三次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还曾经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干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
谢晋还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美国电影导演工会会员,谢晋曾担任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中国第四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谢晋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谢晋一一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谢晋任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长。 1993年3月任上海谢晋一一恒通明星学校校长(2000年正式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并担任院长)。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首任院长。1998年4月谢晋个人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8年6月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历史拒绝琐碎。在中国人好不容易过完一个世纪的时候,一切细微的光点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连贯的努力,不懈的追寻,密集的成功,才能被历史认知。谢晋己被历史认知了,因为他结结实实的拥有半个世纪。他给了人们一种信心: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也可能出现以生命历程组接成的大手笔,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正可由此开启。学者认为,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谢晋电影的一大特色。

电影角色女性形象:

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理论都指出过,银幕上的女性形象为观众提供了基本的观影动
力。对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是谢晋电影充满魅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谢晋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慧眼独具地发现和造就了一系列女明星,如祝希娟,李秀明,陈冲,王馥荔,丛珊,盖克,刘晓庆等。但是,我们在读解谢晋的女性形象时必须对西方女性理论进行修正。谢晋的女性并不完全是“性”的符号,更是其人文和道德理想的“符号”。 她们不是好莱坞式的欲望对象,而是谢晋理想中的道德楷模。所以和好莱坞不同的是:谢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并不主要侧重对女性“身体”和“部件”的展示,而是通过她们的身体语言,传达谢晋特定的人文和道德话语。通过这些女性形象,谢晋把他的人文和道德理想感性化,具体化了。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观赏,人们在愉悦和“快感”之中吸收的是谢晋的人文和道德理想。大体来说,谢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按创作时间的顺序可以分为5种类型。

普通的,受迫害的女性

在谢晋创作的早期阶段,那些较为突出,较有代表性的女性大都为普通的,受到旧社会恶势力迫害的女性。她们包括:
《女篮5号》中的林洁,
《舞台姐妹》中的邢红月,
《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
《舞台姐妹》中的竺春花。
其中林洁和邢红月是一般的,顺从命运的受迫害的女性。《女篮5号》中的林洁受着父亲为代表的旧社会势力的掌控,决定着她的爱情和生活的选择,《舞台姐妹》中的邢红月也是如此,受到了唐经理的腐化和诱惑而受尽侮辱。琼花和竺春花则是受迫害后进行了反抗的女性。《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一出场时就是一个备受折磨,不肯屈服的女奴形象。《舞台姐妹》中的竺春花也是一个抗争的女性,先是出逃到戏班子里,后来在革命者的引导下,逐步的认识社会,走向觉醒。这使她们和从受迫害的女性后来成长为革命的女性。

革命的女性

从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和新时期前的过渡期,谢晋塑造的女性大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背景和自觉的革命信念。如:
《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的后半期,
《海港》中的方海珍,
《春苗》中的春苗,
《青春》中的哑妹,
《秋瑾》中的秋瑾。
其中《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的后半期逐渐成长为一个革命者,在洪常青牺牲之后,勇敢地带领红色娘子军继续战斗下去,最后成长为女兵连的连长。《海港》中的方海珍则是海港的党支部书记。春苗虽是一位普通的赤脚医生,但她事实上是代表着无产阶级造反派和走资派的错误路线进行斗争。《青春》中的哑妹是一位解放军战士。秋瑾是从旧家庭中走出来的自觉的民主主义革命者,最后为革命英勇就义。她们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背景和自觉的革命信念。

普通的,给男性以抚慰和保护的女性

在新时期初期和中期,谢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从具有鲜明的政治背景和自觉的革命信念的女性一变而为一系列普通的,处于传统政治结构底层和边缘的女性。她们没有任何轰轰烈烈的革命业绩,相反,她们所干的事情在传统政治的眼光中都是一些“丧失阶级立场,模糊阶级阵线”勾当。但是在谢晋的故事中,她们抚慰男性的创伤,和男主人公相濡以沫,象大地和母亲一样承载和抚养了那些饱受肉体和精神创伤的男性。她们包括:
《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
《牧马人》中的李秀芝,
《芙蓉镇》的吴玉音,
还可以包括《啊!摇篮》中李楠,
《清凉寺钟声》中的羊角大娘。
这其中除了李楠是一位革命战士外,其他的女性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冯晴岚是一位普通的知识分子,为了罗群毅然回到乡村当小学教师。她不仅在最困难的时候在精神上支持了罗群,而且以付出其肉体和生命的代价陪伴罗群渡过漫漫长夜,走到了光明的那一天。李秀芝是一位社会最底层的逃荒女,与许灵均在苦难中相遇,相知,相守。她用质朴的语言和对生活的理解鼓起了许灵均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并成为其生命的支柱。胡玉音则是一个农村小镇上的个体户,后来成为““富农婆”。她和秦书田在生活极度屈辱,极度绝望的状态下互相抚慰互相支撑,“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并最终抚育出新的生命。羊角大娘则收养了抗日战争中日军的孤儿,并坚信“日本兵没人性,咱可不能”。她们象母亲一样用爱疗救和抚慰了那些饱受肉体和精神创伤的男性。

失落的女性

谢晋电影中也曾经塑造了一些失落的,游离于社会和道德边缘的女性。如:
《最后的贵族》中的李彤,
《女儿谷》中的众年轻女囚,
还有《天云山传奇》中的宋薇。
《最后的贵族》中的李彤,一个有着贵族血统的外交官的女儿,在经历了家国的变迁和远离了祖国之后,走向了灵魂和道德的失落,以及个人的悲剧。《女儿谷》中的众年轻女囚,她们因为种种原因游离于社会和道德的边缘。再有就是《天云山传奇》中的宋薇,她在政治的重压下而背叛了感情之后,尽管有了物质上的舒适,但是在精神和道德上一直都处于失落的状态,最终导致了她家庭生活中的不幸。她们都是一些失落的,游离于社会和道德边缘的女性。

新革命女性

这些出现在九十年代谢晋电影中的女性虽无六七十年代谢晋电影中那种强烈的政治身份,但是却有新语境下很强的政治含义。她们包括:
《鸦片战争》中的容儿,
《女足9号》中的罗甜等女足运动员们。
《鸦片战争》中的容儿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身份和历史的一个象征,她饱受凌辱,最终起而反抗,并献出了生命。《女足9号》中的罗甜等女足运动员们则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强国之梦。但是这些女性比起谢晋在八十年代创造的那些女性形象,显然缺乏新意和魅力,显示了创造力的衰退。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5种女性形象和前面谢晋电影和政治关系的5个发展阶段有一种对应的关系和内在的联系。事实上,谢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谢晋进行文化表意的主要能指符号。但是,若要充分理解这些女性形象的文化意涵,仅对这些女性的政治和社会关系层面进行分析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分析她们和男性形象的动力关系。从和男性的关系看,谢晋电影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3种类型。

需要男性保护,指引和拯救的女性

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到坏的男性政治迫害(或思想控制),需要好的男性保护,指引和拯救的女性。如:
《女篮5号》中的林洁,
《娘子军》中的琼花,
《舞台姐妹》中的竺春花和邢月红,
《天云山传奇》中的宋薇等。
《女篮5号》中的林洁,她在旧社会的生活和命运受控于有权势的父亲,导致了不 幸和悲剧。在新社会,她接受了已经成为解放军篮球教练的男友的指引,对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同时也对新中国产生了新的认识,并最终获得幸福。《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和《舞台姐妹》中的竺春花和邢月红等都曾受控于坏男人南霸天和唐经理,琼花接受了洪常青的指引,竺春花接受了林大哥教导,终于走上正确道路。《天云山传奇》中的宋薇曾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受控于吴遥这样的不良男人,最终在罗群这样的好男人的感召下,摆脱了吴遥的控制,开始了新的生活。
另一类是没有明显受到坏的男性迫害(或控制),但仍需要好的男性保护,指引和拯救的女性。如:
《青春》中的哑妹,
《贵族》中的李彤,
《老人与狗》中的逃荒女,
《女儿谷》中的众年轻女囚。
《青春》中的哑妹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天然地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理解。而她在革命部队健康成长的经历正是获得好男人帮助和指导的结果。而《最后的贵族》中的李彤由于失去父母,男友的保护最终导致堕落的命运,从反面证明了她需要好男人的保护和指引。《老人与狗》中的逃荒女也曾因得到老人的物质帮助而摆脱困境。《女儿谷》中的众年轻女囚的误入迷途和接受改造的故事也证明了她们曾经缺乏和后来正在得到好的男性保护,指引和拯救。

独立的女性

这些女性的使命是和代表恶势力的男性进行斗争。之所以称这些女性为“独立的女性”是因为她们在和代表恶势力的男性进行斗争时是独立的和自觉的,是斗争中的主要力量或中坚力量,并不是说她们完全不需要好男性的帮助和合作。她们包括:
《娘子军》中的琼花的后半期,
《海港》中的方海珍,
《春苗》中的春苗,
《秋瑾》中的秋瑾。
这些女性的故事不同于上面那些女性的故事,她们不再居于被动的,寻求帮助的位置,而是处于积极的,向社会恶势力发起主动进攻的位置。从好莱坞的叙事学角度看,她们成为了故事进展的动力。

母亲式的,保护男性的女性

此类女性把生命和关爱献给男性。当然这些受到保护的男性不是传统男性形象中的父亲角色,更不是坏男人,而是受极左政治迫害的好男人或社会的弱者。在这些女性的精神和道德力量面前,受到保护的男性更象是处于一种儿子的角色。这些女性形象有:《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
《牧马人》中的李秀芝,
《芙蓉镇》中的吴玉音,
母亲式的女性还可以包括:
《啊!摇篮》中李楠,
《清凉寺钟声》中的羊角大娘。
《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不仅是男主人公罗群的妻子,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他精神得以支撑,肉体得以再生的母亲。她以亲人和母亲的爱心接回被社会放逐的罗群,在精神和肉体上疗救和滋养他。在罗群平反的时候,冯晴岚却“蜡炬成灰”,默默倒下。《牧马人》中的李秀芝也以爱人和母亲般的善良和温柔温暖和治疗了许灵均心灵上的政治创伤。《芙蓉镇》中的胡玉音和秦癫子也是相濡以沫,相依为命。此外,《啊!摇篮》中李楠在故事中的身份就被是类似于母亲的保育院的阿姨,她面对的是一群需要保护,需要母爱的孩子,为此她献出了她的身心。《清凉寺钟声》中的羊角大娘的母爱甚至越出了通常的“阶级情,民族爱”,收养了日本弃婴狗娃,充分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牺牲精神。
很显然,第一种女性可以轻易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原型:它们是传统的弱女子形象(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的主流)在现代历史语境中的呈现。虽然她们都穿上了现代的外衣,但是仍有传统男性权力话语的痕迹。由于这些女形象既有传统渊源,又有现代色彩,所以很容易为现代观众和社会所接受。因为她们既可以满足潜意识中传统的男性想象,又可以满足显意识中现代的革命需要(她们需要代表革命的男性去保护和拯救)。
第二种女性是中国革命成功后出现在银幕上的一种新的女性形象。这种独立的女性形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异端的和边缘的,但是她们今天成为革命的象征。她们都具有革命的,或相关的背景。事实上,是革命使她们获得了独立的,和坏男性进行斗争的力量,如后半期的琼花,方海珍,春苗,秋瑾等。
第三种女性可以在中国传统的,富于母性的那些女性形象中找到原型(那些含辛茹苦,帮助男子功成名就的贤惠女子和母亲)。但是经过谢晋的再创造,她们成为谢晋电影中最有个人风格和最富独创的女性形象。这种保护性的,母亲型的女性形象的暗合了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传统父权权威瓦解后,人们寻求新的精神支柱和填补意识形态真空的要求,暗合了当时民族心理深受创伤,亟需治疗和抚慰的精神要求。从符号学的层面读解,她们代表了来自民间的,人文的,传统的,道德的价值,不同于那种政治的,暴力的,阶级的,革命的父权价值观。从这些女性所体现的价值观来看,其中可以看到谢晋思想中来自童年经历,人文教育,民主追求和女性理想诸多因素混合的影响。这些女性形象在当时获得了社会最广泛和强烈的共鸣。
在这一男女动力关系的发展曲线中,谢晋电影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和
父权文化构成强烈互动关系的女性形象。她们包括五,六十年代那些迫切需要男性引导的女性(如琼花),文化大革命中和新时期那些斗争坏男人,保护好男人,在道德地位上高于男性的女性形象(如春苗,冯晴岚,李秀芝等)。许多女性形象成为她们所出现的那个时代的文化象征。而那些没有和男权政治和父权文化构成强烈互动关系的女性大都被人所忽略或淡忘(如《最后的贵族》中的李彤,《老人与狗》中的流浪女,《女儿谷》中的众女囚等)。而其中最成功的又数新时期那些抚慰男性创伤,把生命和关爱献给男性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之所以在新时期被广泛地接受和肯定,是因为这些女性形象极大地满足了当时社会和广大观众深层的心理和文化需求。她们构成了谢晋电影最为独特的个人化标志,体现了谢晋的人文思想和女性理想。

政治意识:

谈到谢晋电影,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会谈到它和中国政治的密切关系。当然,这是
对的。但是许多分析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即简单地把谢晋电影和主流政治话语划等号,或简单地视其为巩固传统主流话语服务的。如李奕明说:“他对于历史的表述,绝对符合主导意识形态对于整个中国现当代历史和现实的权威解释。只要社会政治权威话语中提出一种意识形态的想象性关系,谢晋的影片就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故事。” 汪晖则认为:“谢晋影片不断地寻找和创造一种信仰体系,一种对于现实统治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信仰”,“这个绝对者对于谢晋电影世界中的一切拥有绝对的权力,任何对于这种权力的背叛就会遭到无情的评判和否定。”
事实上,这些论述把谢晋和政治的关系过于简单化了。谢晋和政治的关系远比以往所理解的要复杂。他和主流政治话语的关系不是僵硬的,不变的,而是始终在调整变化中的。它们具体可以分为以下5个阶段。

人文关怀:

谢晋电影和政治的关系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谢晋电影的政治动力学中,有另外一个因素非常重要,并常常使他和当时的主流政治保持了一定张力:那就是谢晋一贯的人文理想和人道主义追求。这种追求从谢晋在磨合期的第一部重要影片《女篮5号》就可以看出:它既歌颂了新中国,同时也有对个人命运,感情和幸福的关注。《红色娘子军》是和当时的主流政治吻合的,但是也有更广泛意义上的对一般下层妇女的关怀,《舞台姐妹》则更强调其对社会弱者和女性的人文关怀。
即使在吻合期,谢晋创作的基本面是传达当时主流政治(极左政治,文革政治)话语,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保留了一些他的人文思想和人道主义追求。如《春苗》,描写为农民治病的赤脚医生。今天医疗制度的改革,当然不能靠赤脚医生,但是对普通人生命健康的关注则是依然的。在文革结束和新时期开始之前的转折期,《青春》,《啊!摇篮》则更明确地表达了他的人文思想和人道主义关怀。
进入新时期以后,谢晋从他一贯的人文思想和人道主义追求出发对传统的主流政治,即文革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对人的关怀使得他的影片对传统主流政治话语(阶级斗争,革命专政等)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如经典的“文革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所表现的。
“谢晋模式”讨论以后,谢晋进一步发展了人道主义和人性关怀的主题,弱化了政治的主题,拍摄了《最后的贵族》,《启明星》,《清凉寺的钟声》,《老人与狗》,《女儿谷》等。就象人们所普遍观察到的:谢晋“变法”的核心,是将他一贯对现实社会热点主题的关注,让位于对更具普遍性和永久性的人性主题,将中国题材扩大为国际题材。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社会使命感上升到人类使命感。”
所以,谢晋电影的主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时代政治的呼应,另一方面是他持之不懈的人性关怀。我们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划出一条谢晋创作主题发展变化的曲线。

追悼会:

2008年10月26日下午3时,谢晋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最大的告别厅举行。谢晋的夫人徐大雯及小儿子阿四等亲属,影迷以及刘晓庆,赵薇,范冰冰,朱时茂等谢老的生前学生和好友纷纷来到殡仪馆与他含泪告别。

上百花篮扮灵堂

尽管追悼会是下午才举行,但昨日一大早,就有数千名群众自发为谢晋送行,提前两小时排长队。走进殡仪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4幅巨大的签名墙,中间为空白,四周镶嵌着谢导生前作品的剧照。告别大厅门口两侧,密密麻麻地摆放了上百个白玫瑰花篮。最靠近大门的花篮已经挂上了挽带,从献花者署名可以发现,其中除了谢导的至亲好友外,文体界的知名人士不乏其人,台湾导演李行,演员潘虹,徐松子,作家张贤亮,前女足队员孙雯,教练马良行等。从昨日上午10时开始,大厅门口左侧约4米高的LED大屏幕上就开始播放谢晋导演的生平成就和主要代表作的片段。

上千市民赶来了

下午1时40分,现场的保安安排媒体入场,进入龙华殡仪馆最大的场馆内。在媒体进场同时,有部分群众冲破障碍进入场内,场面一度有些混乱。经过现场工作人员的努力,群众有秩序地重新排起长队,他们人手一朵康乃馨,等待进场。在人群中有个很长的白色横幅十分显眼,上面写着“谢晋爷爷,我们永远爱你”,据持有横幅的青年男子称,他们是来自杭州的。还有名中年男子手持红绸旗帜,旗上写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还有群众手拿报道谢晋导演的剪报,更有群众以大字书写“人民的导演”,向谢晋表达敬意。据现场记者粗略统计,昨日特意前来为谢晋送行的各界人士可能有两千多人,把龙华殡仪馆挤得水泄不通。追悼会开始前,长长的队伍已从灵堂前排到了大厅外。很多人手持康乃馨在寒风中苦苦等候要见谢导最后一面。

明星好友来送别

谢晋生前在演艺圈交友颇多,而生前更教导无数学生,至今不少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谢晋的得意弟子濮存昕,张瑜,潘虹,丛珊,朱时茂,赵薇,范冰冰等2008年10月25日都一一到场,向谢导送别,无不泪流满面,双眼红肿地离开现场。“虽然走得突然,谢晋导演的一生是圆满的。圆满是因为他的电影,他是那个时代电影的领军人物和代表人物。”演员濮存昕说道。面对记者,朱时茂有些语塞,“这个时候我真不知道能说什么,看到阿四和徐老师,非常心酸。”朱时茂遗憾地表示,“我真后悔谢导在世时自己没多去看看他,现在只能希望他一路走好。”双眼红肿的吴思远告诉记者:“谢导是非常出色的导演,今天我代表我们香港影人来送他一程。”黑衣素颜的范冰冰一现身即引起媒体和群众的围堵,场面一度失控。而赵薇也特地赶到现场送别恩师,赵薇身穿黑色西装外套,双眼红肿一脸哀伤。此外,知名演员王馥荔,老艺术家牛犇,台湾电影导演李行,内地知名演员许怀山,刘晓庆等也到达现场送别谢老,老艺术家秦怡不顾年高也前来送别谢晋导演。

相关连接  我与明星  相关明星  明星日历  提供资料 谢晋,Xie Jing


szkl.net ©2006-2020用户协议  粤ICP备130284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