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明星 | 明星列表 | 分类明星 | 最新主题 | 精华主题 | 热门主题 | 视频主题 | 排行榜 | 我与明星 | ||
凯凌明星网>大陆地区>导演>赵宝刚>明星档案 | 新|精|热|图|视|歌 | 排名第981位 |
赵宝刚,男,1955年7月7日生,北京人,中国著名导演,中国偶像剧教父,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1984年至今,任职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现为国家二级导演。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编导系88-90级干专班学习毕业。在1990年担任电视剧《渴望》导播,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特别奖。 | ||||
四、赵宝刚介绍: (提供资料)赵宝刚,男,1955年7月7日生,北京人。1984年至今,任职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现为国家二级导演。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编导系88-90级干专班学习毕业。在1990年担任电视剧《渴望》导播,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特别奖。 赵宝刚和当今活跃在影视界的导演们有显赫的经历大不相同。1955年,他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小学毕业后,因为历史原因结束了赵宝刚继续读书的希望。16岁当了翻砂工,但是在沉重的劳动之余他是个“文艺积极分子”。他回忆说:“我找青艺的老师学过话剧,到工人文化宫练过美声,年年参加厂里的文艺汇演,还毛遂自荐参加北影的一部科教片的拍摄。我现在还记得这部片子,叫《我得了肺结核》。”1980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培训班向社会招生,赵宝刚顺利考上了。这时,正赶上林汝为导演拍摄《四世同堂》。第一次试镜,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赵宝刚就对林导说:“我什么都能演。”他的狂妄得罪了导演,赵宝刚笑称:“当时我只是个业余演员。林导直率地对我说,《李雪健都不敢说他能演,你敢说!》于是扔给我剧本,晾了我两个月才正式定下让我演。”对于自己的演技,赵宝刚至今还是相当自信,他毫不客气地评价新版“瑞丰”没有他当年的风采:“我演得可比他好,就算他演得好,我也不能 说他演得有我好。总之先入为主,这也是翻拍剧无法逾越的原因。” 24年后,赵宝刚重回《四世同堂》,一开始他感到十分“不习惯”。不习惯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化妆,不习惯换戏服,不习惯背台词,还不习惯演完了仍得等着,更不习惯的是没有主动性,一切听从导演安排。于是拍着拍着,赵宝刚的导演瘾又上来了,“剧本拿在手中,脑海里全是分镜头,对手演员感觉不对,我就想上去捯斥。”幸好导演汪俊是他的铁哥们,面子给足由着他来,经常导演喊“过”,赵宝刚喊“停”。他总觉得自己演的不是心里所想的,“譬如拍一场活埋戏,我鼻子耳朵里全是沙,但效果不太好,汪俊却不忍重拍,我主动要求再来一遍。”他相当得意地说,“我当演员很敬业的。”演了几个月后,赵宝刚逐渐找回当演员的感觉,也开始享受起演员的“悠闲”,“当演员挺好,多轻松,让等着咱就等着,我开始愿意等着,看导演忙活。”虽然已“重出江湖”,但赵宝刚断言自己不会有太多片约:“人家认为你导演忙,没有人来找我拍戏,戏瘾来了,今后我就只能在自己的戏里兼顾一个小角色。”再过戏瘾的赵宝刚还有个期望,“如果再过20年我还健在,就要演祈老爷子。” 2012年9月赵宝刚有意向拍摄一部关于海外留学生题材的影视剧,将与《别了,温哥华》形成姊妹篇,此题材将会取自几部留学生所著的小说,其中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90后中国留学生的著作《我们在悉尼有个约》可能性极高。 艺术履历:972年至1984年,北京钢厂工人。1984年至今,任职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现为国家二级导演。 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编导系88-90级干专班学习毕业 他的戏捧红过王子文,徐静蕾,周迅,袁立,陆毅,孙红雷,陈坤,王珞丹,赵琳(赵子琪),李小冉,朱雨辰,文章等一大批明星,赵宝刚也赢得了“中国言情剧第一导演”的美誉。1984年至今,任职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现为国家二级导演。 1990年担任电视剧《渴望》导播(50集),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特别奖,获得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获首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电视连续剧奖。 1991年开始独立执导《编辑部的故事》(25集),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二等奖,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获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获第一届优秀喜剧片奖。 1992年导演《皇城根儿》(30集)。 1994年导演《过把瘾》(8集),荣获中国45周年佳作奖,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中篇电视连续剧三等奖,获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连续剧奖,获第四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奖”优秀电视连续剧奖,获华北地区第七届电视艺术“舞龙奖”《神泉杯》中篇连续剧一等奖。 1995年导演《东边日出西边雨》(20集),荣获中国50周年佳作奖,获第五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电视连续剧奖。 1996年导演《一场风花雪月的事》(20集)。 1997年导演《无雪的冬天》(21集)。 1998年导演《永不瞑目》(27集),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 2000年导演《像雾像雨又像风》(30集)。 2001年监制《浮华背后》(25集)。 2002年导演《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23集)。 2003年导演《别了,温哥华》(22集)。 2003年总监制《沧海百年》(36集)。 2004年导演《录像带》(19集)。 2005年导演《给我一支烟》(20集)。 2007年导演《奋斗》(33集)。 2007年总导演《梅艳芳菲》 2007年总监制《落地,请开手机》 2008年导演《夜幕下的哈尔滨》(33集)。 2008年导演《我的青春谁做主》(32集)。 2008年《苏菲的供词》制作人 2009年导演《婚姻保卫战》(33集)。 2010年《家,n次方》饰 薛茂祥 2011年导演《男人帮》(30集)。 2011年导演《北京青年》(36集)。 |
五、荣誉与成就: (提供资料)获奖:990《渴望》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特别奖,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获首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电视连续剧奖,1991 执导《编辑部的故事》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二等奖,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获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获第一届优秀喜剧片奖, 1994 导演《过把瘾》荣获中国45周年佳作奖,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中篇电视连续剧三等奖,获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连续剧奖,获第四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奖”优秀电视连续剧奖,获华北地区第七届电视艺术“舞龙奖”《神泉杯》中篇连续剧一等奖, 1995 导演《东边日出西边雨》荣获中国50周年佳作奖,获第五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电视连续剧奖, 1996 导演《一场风花雪月事》(20集) 1997 导演《无雪冬天》(21集) 1998 导演《永不瞑目》(27集) 1998 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 1998 导演《永不瞑目》(27集)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 2000 导演《像雾像雨又像风》(30集) 2001年06月 获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十佳导演奖 2002年10月 获第三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 2003年11月 获第三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十佳导演奖 2007 导演《奋斗》获得“年度最受欢迎热播剧”奖 2008 导演《我的青春谁做主》也有被称为是“奋斗”的姐妹篇 2009 《青春》落幕后,他将筹拍“奋斗系列”的终部曲《北京青年》,最终与《奋斗》形成百集长度的系列剧2010年4月获辽宁卫视,光线传媒,《娱乐现场》携手主办的“2009真维斯娱乐大典”年度电视剧导演, 2012年08月 安徽卫视亚洲偶像盛典晚会获”亚洲偶像金牌伯乐奖”。 2013 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北京青年》 |
七、感情生活: (提供资料) |
八、妻子丁芯: (提供资料)曾经的赵宝刚,为了祁瑞丰,硬将自己的100多斤的苗条身子再往下减了10斤。拍一场进门时需要肩膀撞到门的戏,反反复复七八次,最后肩膀都瘀青了。 擅长拍婚恋言情剧的导演赵宝刚,虽然极少提及自己的家庭,但圈内人都知道他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而他跟妻子丁芯20多年的甜蜜婚姻更是被人津津乐道。 据报道,赵宝刚和妻子丁芯认识时,还是北京钢厂的一位工人,而丁芯已经是广西话剧团一名小有名气的演员。赵宝刚承认对妻子一见钟情,一年多之后两人重逢,几个月之后赵宝刚和丁芯“闪婚”。 |
九、作品: (提供资料)参演电影:
参与电视剧:983 《聊斋故事--葛巾》 饰:常大用1984《四世同堂》饰:祁瑞丰 1990《渴望》导播 1991 《编辑部的故事》 导演 1992《皇城根儿》导演 1994《过把瘾》导演 1995《东边日出西边雨》导演 1996《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导演 1996 《血色婚恋/爱的湾道》 总策划 1997 《无雪的冬天》 导演 1998《永不瞑目》导演 1999 《男人离婚》 总监制,合作者:沈晔 2000 《像雾像雨又像风》 导演,合作导演:汪俊 2001《浮华背后》监制 2002《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导演 2003 《别了,温哥华》 总导演,导演:汪俊 2003《沧海百年》总监制 2004 《录像带》 导演 2005 《给我一支烟》/《夜雨》 导演 2007《奋斗》导演,制片,监制 2007 《梅艳芳菲》 总导演 2007 《落地,请开手机》 总监制 2008 《夜幕下的哈尔滨》 导演 2008《我的青春谁做主》导演 2008 《苏菲的供词》 制作人,主演 2009《婚姻保卫战》导演 2009 新版《四世同堂》饰:冠晓荷 2010《家的N次方》饰:薛茂祥 2011 《男人帮》 导演 2011《北京青年》导演 2012《老有所依》导演 |
十、轶事: (提供资料)早年事迹:赵宝刚和当今活跃在影视界的导演们有显赫的经历大不相同。1955年,他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小学毕业后,因为历史原因结束了赵宝刚继续读书的希望。16岁当了翻砂工,但是在沉重的劳动之余他是个“文艺积极分子”。1980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培训班向社会招生,赵宝刚顺利考上了。这时,正赶上林汝为导演拍摄《四世同堂》。第一次试镜,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赵宝刚就对林导说:“我什么都能演。”他的狂妄得罪了导演,赵宝刚笑称:“当时我只是个业余演员。林导直率地对我说,《李雪健都不敢说他能演,你敢说!》于是扔给我剧本,晾了我两个月才正式定下让我演。”对于自己的演技,赵宝刚至今还是相当自信,他毫不客气地评价新版“瑞丰”没有他当年的风采。 24年后,赵宝刚重回《四世同堂》,一开始他感到十分“不习惯”。不习惯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化妆,不习惯换戏服,不习惯背台词,还不习惯演完了仍得等着,更不习惯的是没有主动性,一切听从导演安排。 虽然已“重出江湖”,但赵宝刚断言自己不会有太多片约:“人家认为你导演忙,没有人来找我拍戏,戏瘾来了,今后我就只能在自己的戏里兼顾一个小角色。”再过戏瘾的赵宝刚还有个期望,“如果再过20年我还健在,就要演祈老爷子。” 2012年9月赵宝刚有意向拍摄一部关于海外留学生题材的影视剧,将与《别了,温哥华》形成姊妹篇,此题材将会取自几部留学生所著的小说,其中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90后中国留学生的著作《我们在悉尼有个约》可能性极高。 青春题材:中国青年报:为什么近年来一直热衷拍青春题材,对于当下的电视剧创作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或反思?赵宝刚:我拍青年题材,就是因为我对自己年轻时候所走过的路有所感悟,就特别想把我的这种想法通过作品传达给现在的年轻人。我觉得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可能这是一个自身的责任所在。历史题材,你再怎么折腾,它是祖宗的文化,你是在祖宗的文化里来回倒腾,也许它没意义。你看古装剧都是勾心斗角,除了前宫那点政治斗争就是后宫那些事儿。它应该只是作为普及一个历史知识来拍一部电视剧。我们不能全盘地去否定一个作品,作品有三个功能,第一是盈利,第二它要有收视群体,除此之外它还要有文化影响。作为导演,你永远要想到,你拍完这个片子想传递给人们的文化影响是什么。 |
szkl.net ©2006-2020用户协议 粤ICP备13028450-1号 |